23考研结束其实有一段时间了,不过毕业设计耗费了我大多数精力,所以直到现在才开始进行考研的经验复盘(其实也是太懒了)我考的是四川大学网安专硕,数二英二,在今年的考研初试科目中难度还是算简单的。

总分是388,其中数学114,英语83,政治70以及专业课121。

不过因为川大自命题872的缘故其实是找不到对应的试卷,当初复习的时候可以说是全部都在看但是很多知识又记不住的状态,而且还正好遇上了疫情,大家都逐渐开始被感染开始发烧,真的可以说是很难受了。

现在开始一科一科进行阐述吧:

数学

我的本科时期的数学成绩在全班算是中等水平,大概80来分的样子。但是由于很久没有接触数学了,耗费在数学上的时间可以说的最多的。看得最多,同时也是最痛苦的的一科就是数学。因为做到后面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做,该算错的题目还是会算错,特别是在计算积分和证明题方面,哪怕在很后期了也是有着不小的算错概率。(我觉得数一可能更加痛苦毕竟还有三重积分什么的)但同时又是花的时间最多你不花又不行。

开始复习(12月到5月)

我其实从很早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复习数学了,大概是在21年的12月份吧,开始听杨超老师的《三大计算》。《三大计算》是一个单独联系极限、求导、求不定积分三种计算的习题册,我觉得还是很有用的。但是也是不能光练计算而不追求进度,当时大三下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大创项目和一个类似于课程设计的东西,占据了我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所以我基本这几个月就是在弄项目和看代码,看数学就是做做《三大计算》而没有听后面的课程。

这种节奏就导致我后面至少到5月中旬了,进度其实没看多少,《三大计算》刷了两遍,但是数二可能只看到了微积分的一半左右,更别说线代了。其实后面的关于二重积分或者是多元微分这样的知识对我来说难度还挺大的。《三大计算》虽然很注重基础,但是它的知识范围在整个考研数学中的占比确实也不多。

开始进入状态(5月到8月)

因为我的成绩其实是在保研的边缘(大概加上综测达到年级40多名的样子),当时如果有一个项目可以拿奖的话大概率可以保研,不过在后面失之交臂了。这个时期我逐渐意识到了数学学习进度不行,开始拉进度。

具体表现为直接开始看杨超老师的讲解,然后不做题了。不过视频课上的题都会跟着做做,同时是线代和微积分一起听的,毕竟两边的知识也不是很重叠。当然,也没有很急躁,按部就班地一天听个一两节可能。直到6月底接近开始暑假了,才大致弄完了两科。进度拉完了但是不少细节还是没记住。

暑假中我其实也没用什么资料,基本都是做做杨超平时微博发的一些题(现在想想我怎么敢的啊),然后复习一下没记住的知识点(比如说微分方程的公式)。不会的又去看看视频这样。

完全进入状态(8月到12月)

8月末左右,经过女朋友的影响,开始喜欢去翻小红书,然后看着非常非常多的考研人士推荐《660》,出于好奇买了一本,开始刷题。然后发现真的《660》真的好难,直接一开头几页就有好多不会的,终于开始有点慌了,开始直接死磕《660》(现在想想说不定做880都比做660好)

去年的660不像是24考研的660,听说24年的660是真的往基础方向靠拢了,但是23年的时候660的难度直接可以当作强化的题型,对我来说难得离谱。每天就是做做做,然后错错错。而且660不像880那样感觉每道题是经典例题,可以从中消化和延伸出不少知识点,660的难度分布对我真的有点迷惑。

这样差不多做了1个月,每天大半天时间都在看数学,大概9月中的时候660被我做完了,但是如上所说,吸收得不是很好,所以开始刷880了,当然由于时间的原因只能挑不会的部分章节做。

然后就是开始做卷子了,汤家凤强化5套(这个可能偏基础计算一点)、13~22年真题、余炳森5套、张宇8套、以及最重要的李林6+4套卷。做的时候一边复习一边做,哪个部分知识点不会的,记录下来取去880上面寻找类似的题目,从9月末开始可能2、3天一篇吧,到11月可能是3天2篇那种。

这里真的推荐一个B站up主:没咋了,它的660和880我真是太喜欢了,他解题数形结合的思想让我真的茅塞顿开。后期李林套卷我也是跟着他的视频进行的梳理归纳,真的很喜欢他的风格。

英语

英语其实可以说的也不是很多,主要是背单词和看文章。我的英语六级大概刚刚达到500分,勉强还是有一点基础。就我的经验来说的话,单词为王。

我大概是从22年1月左右开始的,当时也就只有背单词,不过当时有项目占据我的时间,单词背得也不多。真正开始是从4~5月之后开始每天固定雷打不动的背单词,然后就是微信公众号找那种英文文章看,最好是带个中英翻译的文章,每次看文章把不会的词记在单词本(或者单词app)里面。

因为每篇文章都会有一些比较常用的较为学术化的单词,文章看多了单词本记多了就自然而然的对英语文章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有种敏感性了。

我是从暑假开始做题的,英语做题只用做真题就行了,建议留几张真题试卷当模拟题做,其他的试卷都可以把阅读部分拆开看,主要就是看阅读,英语卷子阅读部分好大概率就是高分。

然后把真题阅读部分不会的单词也整理在自己的单词本上,英一英二其实也就是10 ~ 22年的卷子总共26套,一套4篇阅读。哪怕你留个6套卷子那也有20 * 4 = 80篇阅读,也还是不少了。一开始可以先随便看几篇做做,然后9月份开始一天看个1到2篇左右,全部做完了你可以试试二刷,总结一下做题小技巧之类的也行。

政治

政治别听别人说是直接9月开始什么的,其实暑假就可以开始听了。不然你在后期反而要花很多时间去听政治基础课,理解那些很绕脑的概念。可以在暑假期间当做解闷的内容之一,复习完数学部分或者是专业课部分就听听政治,算是换换脑子。

我也是从暑假开始的听政治课的,那个时候也就是看看视频,大概对考研政治中要考什么内容做一个了解,搭建一个框架。我是直接先听的徐涛老师的课,很有意思,像是在听相声一样。前期知识没听多少,徐涛老师的生活习惯倒是听得不少。

暑假期间把马原部分全部听完之后听了听近纲的部分知识。这时候就差不多快9月了,后面毛概和思修内容就都是听腿姐的冲刺班了(冲刺班好像是10月开始的?),然后就是刷刷卷子了。肖1000可以做做,算是巩固知识点。

政治的卷子就不能用真题了,毕竟每年变换一个样子。基本还是做模拟卷的比较多,像是腿姐四套卷之类的。腿姐的冲刺班会列出一些题,做做还是可以的。然后12月肖四肖八出来了就狂背肖四肖八。我当初只背了肖四前三套,结果考了第四套的一些题,直接给我弄无语了。

专业课

专业课部分我付出的时间可能相对来说不是很多,但是它的内容其实是最多的。川大的专业课是自命题,和408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我的建议是多去找找川大本科的期末考试题,有些题就是期末考试接近原题的题目,自命题考试可能或多或少都有点这种感觉吧。

专业课的开始也是在暑假期间,当时计网和操作系统都是使用的王道系列的教材。听听课,做做课后题。这两本书的课后题选择题部分我都做了,然后是大题部分我只做了标有408原题的题目。后期开始去看黑书的内容,黑书很经典所以其实872的出题是较为偏向黑书的。

同时也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川大毕业的学长学姐,或者去找找比较正规的那种考研机构的一对一辅导,别人给你期末考试资料同时还可以给你勾画重点呢(我没去过我也不知道,不过附近有人去参加相应辅导的)

川大872的三个科目中,信安科目是涉及安全知识的,它的知识面很广很杂,并且难度很高,但是分值只有30分。从性价比方面来看完全不如同样是30分的操作系统。建议可以把这30分复习信安的时间放在操作系统和计网上。操作系统看王道就好,计网的话还是多看看黑书吧,从暑假开始看黑书,也可以用王道的视频看,只是知识点有点不一样。872考得要比408计网更难,知识点更细。

总结

一年多的时间总的来说,其实也谈不上有多少波折。就是按部就班,平平常常地学习和学习。当然其中也不乏有着玩耍的时间,劳逸结合还是最重要的。在这里尤其感谢我的女朋友,和她一起出去玩之后回来进入学习状态的时间反而还变快了。果然也不能一直待在书本待在电脑前埋头苦干,觉得累了适当出去散散步,松松自己紧绷的弦。(当然也不能太频繁出去玩了)

你要对自己的学习进度有个明确的认知,知道自己在这个学科中是否达到了让你玩玩也可以安心的阶段。当然这个属于是“说起容易做起难”,学习进度这个事情除了自己本人以外,很少有人可以知道什么时候该学到什么地方。不过需要有太大的压力,进入学习状态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想着学习,不会想着其他事了。